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

音響哲學

Bruce Tai老師說:
我想蘇老師最後的意思是,high frequency extension, bass, imaging, ambiance, midrange neutrality其中任何一項栩栩如生的揚聲器不存在,每一項都盡善盡美的揚聲器更不存在,實際生活的空間重要不減損其表現也不可能,揚聲器的缺點我們用器材來彌補,但終究有限。到最後音響與我們的個人關係是什麼,是哲學問題,不是工程技術問題。


我想:
落到到底自己在做什麼,要什麼,確實是哲學問題,所以問主人翁是誰。所謂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音響是小道,但是最終也是要回歸主人在自己的環境裡才見真章。其時聲音一道,雖然主觀,但是這是混合藝術與科學的產物,雖說人體構造有差別,但是統計眾多常年聽音樂者之後仍能取得一個平均值(can I say mean or average?),個別主人則可在此平均值周圍取得自己想要的聲音,不過這偏離平均的做為卻不是旁人可以代勞的。只要有一個平台,這個平台代表的就是這個平均值,主人學習不複雜且有系統的調整工具即可。因為畢竟這也是一種工程,了不起加個量測工具做為參考,以免調到一個奇怪的方向回不來即可。
最後,音樂載體,音響與人,三位隨時空變遷能Adaptively構成一個完整的關係,那就接近圓滿。

沒有留言: